“巧工匠”过好油站“细日子”

来源:工人日报 2023-03-30 19:12:10


(资料图片)

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龚良奇 记者 徐新星 寒冬腊月,手冻得红肿;酷暑炎夏,汗水浸透衣背……20年前,宗学田和妻子从山东来到杭州务工,入职打铁关加油站。

当时,加油站同一批员工,因为太苦太累或收入不高等原因,现在基本走得差不多了。然而,宗学田留了下来,他和许许多多的老杭州石油人一样,甘受风吹日晒,一枪一枪保障能源供应,一点一滴创造企业效益。

加油机滤芯堵塞,就自行动手拆卸,清洗干净后再装回去;站里消防沙不够了,买来细沙每天一桶一桶地拎着晒,直至填满黄沙池。宗学田工作起来兢兢业业,维护设备设施更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。他说:“工作的事就和自己家里的事一样,只要想干,永远干不完。”

2018年6月,他和妻子郝胜英商量后,承包了中国石化浙江杭州石油金通加油站,在这座成品油日均销量仅有4吨的小站里,他常常忙得像个陀螺,既当水泥工、油漆工,又当加油员、卫生员。

加油站卸油口过去摆放了几包沙袋,宗学田觉得既存在安全隐患又不美观,他找来砖块、水泥,花了两天时间砌好围挡;泵岛上多功能箱破损厉害,他就买回砂纸、油漆,自己打磨粉刷,让油站面貌焕然一新。乐心助人的宗学田还帮忙把辖区兄弟站的围栏、多功能箱粉刷了一遍。据片区统计,过去一年,他先后粉刷栏杆14组、多功能箱53套。

2022年,宗学田想在加油场地旁安装个洗眼器,但项目改造最少要花费几千元。为了节省费用,他趁加油站防渗池改造期间,外出自购水管,让工人帮忙埋入地下,并网上采购软管和喷头安装。就这样,几乎没花费什么成本便增加了一套安全设备。

宗学田和妻子出来务工20年,算算春节也就回去过两三趟,逢年过节常常在加油站度过。宗学田说,“加油站就像我的‘孩子’,精心照管,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。”

关键词:

返回顶部